7月11日,有幸作为衢州学院商学院“非遗竹编小队”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员,到宁波市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跟随苏志浩老人学习竹编技术。苏志浩老人,是余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明山竹编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所肩负弘扬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高速发展的时代,即使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工,但是传统手工艺术始终都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来之前我简单地了解过竹编,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子在我国文化艺术和实用生活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进程而发展。 据考古资料证明,原始人类开始定居后,便就地取材,砍取植物的枝条编成器皿,竹子易于加工,且坚固耐用,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并且在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之中,它依旧顽强的生存到了现在,彰显了竹子一样“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节气。流传至今,竹编工艺越发细致, 竹编手艺人们,专注于手中活计,至臻至善,精益求精。
图为实践队员参与竹条制作
但是当我们去到苏志浩老人家里时,他向我们展示了部分竹编制品,我们依旧被这些小巧玲珑,精致的成品所惊讶感慨。几千年的文化蕴含其中,它是传承的结果,它是智慧的结晶。爷爷说编制一个小小的竹篓,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期间如果断掉,还可能要全部重来,这就是手艺人们,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本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让我们不禁赞叹传统手艺人的朴实勤劳。下午的时候,苏志浩老人邀请我们一起体验下小竹篓的制作,从选竹开始,到破竹、去节、分片、分丝等等,我们一步一感受,亲眼见证挺拔粗壮的竹子在苏老先生的手下变得柔软细小。在这期间,好多时候如果操作不当,就会被竹子划伤,但是爷爷说孰能生巧,我想也是这个道理。制作好竹条后爷爷教我们编织,没有生命的竹条在爷爷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灵魂一般,在指尖嬉戏,它们翻滚,跳跃,穿梭。不一会儿竹篓的底座就跃然手上,我们依样画葫芦,却一团糟,爷爷就仔细告诉我们期中蕴含的技巧,感受着千千万万人智慧的果实,让我们豁然开朗。是啊,这是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艺术结晶,它蕴含的技巧不仅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新时代所追求的工匠精神。
图为实践小队成员们一起探讨总结这次实践成果
第二日,我们伴着朝晖和晨露,前往孕育千年文化的竹山。在那里,我们从苏爷爷的谆谆教诲中了解到:竹编所用的竹子最好采用三年份的竹子,这样的竹子更具韧性,而且竹子上不能有大面积的虫蛀等等。谈论中,苏爷爷一遍遍讲述着所需竹子的要求,只有坚定这样的选择和要求,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承竹编文化。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本真,竹编文化才能流传至今,我们才能有幸见证它的美好。
“之前村里组织了十多个比较年轻的人来跟我学习,结果全都转行了,现在一个都不跟我了。”谈及此,苏师傅又说道,为了发扬非遗竹编,自己平时会去一些幼儿园教小朋友们编竹编品。现在会竹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若是连那些会竹编的老匠人都放弃了,我们就真的无能为力了。竹编曾经何其璀璨,作为国人又怎能任其消逝于世间?
临走时,苏志浩老人告诉我们“靠山吃山,靠竹吃竹”。早些年这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编竹子,也是利用这个赚钱,但是现在传统手艺逐渐落寞,越来越少的人还在坚持编竹子,山上的村民也都渐渐离开了,不过他会始终坚持下去“干一行,爱一行”,竹编在爷爷的生命中已经不可分离,这种对于发扬非遗竹编文化的坚持态度,让我感受到了老一辈手工匠人对于竹编文化的热爱。他们热爱自己生活的这片竹林,热爱赖以生存的竹编手艺。
图为实践队员的成品展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工艺后继无人,其面临着消亡的境地。竹编文化是老一辈人智慧的结晶,其中包涵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质朴的特性和工匠们敬业、精益、创造、专注的精神。这是现代的大工业的组织制度与操作流程无法承的,只能依靠言传身教地自然传承,因此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让传统手工艺在历史的洪流中继续航行。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