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感悟:古村今盼,续写和谐
浏览:492次 发布日期:2014年07月03日
    清晨六点三十分时,大地刚刚复苏,我们“绿翼清风队”的四名队员已踏上了前往湖南镇蛟垄村的旅途。由于交通闭塞,没有直达的中巴车,我们在白坞口下了车,然后包车继续下一段旅程。暴雨洗礼过后的盘山路泥泞不堪,曲曲折折,但抵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上午九时许,我们一行四人终于到达了蛟垄村,开始今天的调查活动。
    蛟垄村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经济便已然繁荣。而如今的蛟垄村有332户人家,共957位村民;现有的经济来源以古老的砍柴及种植生姜为主,虽然居民生活并不富足,但却也很充实。
    几位老奶奶坐在村口大石头上聊着家常,三五个孩子在田间、路边奔走嬉闹,池塘中的鱼成群结队地游弋――这样和谐又熟悉的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
    村口那个四百多年的老鱼塘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守护一代又一代的鱼儿们,养育一代又一代蛟垄人。
    蛟垄村的白马溪是乌溪江上游最重要的支流,此时的乌溪江也正在评定省级一级地表水源地。蛟垄村便将之招标,以便有更好的污水集中处理系统来保证水质――定期检查白马溪的水质,安排专人管理大坝水域,发现险情立即汇报。
    蛟垄村党支部书记温泉洪同志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与我们交流了很多关于治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本村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他大力宣传山猪静养,以保护大家赖以生存的环境;宣传保护生态,注重环保,同时发展旅游资源,杨梅采摘、农林观光等旅游项目,从而加快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这也是近年工作的重点环节。
    在我看来,蛟垄村保护水资源的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推广。增强农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发动全村农民一起治水,是如今应当推行的办法之一。(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张宾伦)